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 2 3 4 5
6 7 8 9 10 11 12
13 14 15 16 17 18 19
20 21 22 23 24 25 26
27 28 29 30 31




第一大危机:虚拟资金助推股市楼市泡沫


  目前的股市楼市泡沫,真是流动性过剩造成的?这是错的!
  中国经济整体情况非常复杂,并非简单的流动性过剩。造成流动性过剩有四笔资金,最重要的第一笔资金——虚拟资金,由于近几年投资营商环境的恶化,中国企业家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挤压出来,打入股市楼市。第二笔资金是灰色腐败款。第三笔资金,就是大家熟知的国际热钱。第四笔资金,才是老百姓的储蓄款。目前,所有宏观调控政策所针对的资金基本是第三、第四项。举个例子,外国人不得买房的规定是针对第三项资金,第二套房贷问题是针对第四项资金,不能说这是无效的,但是你的目标是错的。目前并没有针对前两项资金进行调控,所以力道不足。


第二大危机:货币从紧将导致投资营商环境恶化


  日本1990年代出现经济泡沫。
  英、德、法、美、日曾签订“广场协议”,要求日币升值。之后国际热钱大量进入日本,几年下来日币升值了一倍,几乎摧毁日本的经济。在日币不断升值的过程中,美国财政部通过各种管道压迫日本降低利率以及放宽信贷,造成流动性泛滥,日本各大商社很高兴向银行借钱,因为借钱容易,利息低了,可以迅速做大做强,所以造成日本经济的表面繁荣。这个表面繁荣现象反映在股市就是股市泡沫,反映在楼市就是楼市泡沫,反映在购买日常用品就是通货膨胀。
  日本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,但今天中国不是,中国经济产生泡沫的原因,基本是由于投资营商环境的恶化造成的。原因不同,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不同,但是很不幸,我们的政策是提高利率紧缩信用,这会造成什么结果?它会进一步打击已经恶化的投资营商环境。设身处地为企业家想想,他还愿意投资吗?中国哪几个制造业能创造出这么高的利润?利率的不断上升使得我国的金融风险迅速积累,并可能产生重大经济危机。


第三大危机:以GDP为纲造成“二元经济现象”


  中国经济过热的同时过冷,这是中国特有的“二元经济现象”。
  哪些产业过热?从1990年代中期之后,地方政府在以GDP为纲的理念下,投资建设有关产业,比如钢铁、水泥、房地产是过热的。什么产业是过冷的呢?和建设无关的民营企业是过冷的。这种“二元经济现象”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现象,原因就是十几年来地方政府以GDP为纲大力推动地方建设的结果。
  这种“二元经济现象”和股市的“二八经济现象”是相互对应的,大盘股总是和房地产、钢铁、水泥、其他融资银行这些过热产业相关。这会产生两个必然结果:一是宏观调控进一步失效,二是产生通货膨胀。
  为什么宏观调控会失效?过冷产业由于资金流出,结果更冷,过热产业由于接受了资金变得更热。猪肉为什么涨?一是猪瘟,二是饲料价格上涨,养猪的民营企业家把大猪宰了之后,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挤压出来形成“虚拟资金”打入股市和楼市,导致“后继无猪”。资金大量从过冷部门转到过热部门,结果造成全面通货膨胀,流动性过剩。


第四大危机:“出口创汇”造成人民币升值


  “出口创汇”是个罪恶的代名词。
  出口创汇是拿我们有限的资源图利外国人。举个例子,中国那么缺少资源却把煤炭卖给日本人,而日本人拿去填海了。我们竟然把树木砍下来做成毫无附加价值的筷子卖给日本,日本为什么不砍自己的树?他自己不会做破坏资源的傻事。你用煤炭、筷子等毫无附加价值的东西赚取必定贬值的外汇,美其名曰是“出口创汇”,地方政府在以GDP为纲的理念基础上“出口创汇”的理念使得我国经济严重失衡,造成大幅贸易顺差。日本经济崩溃之前贸易顺差所占GDP的比重为4.5%,而中国现在是9%,我们有高达1.4万亿的贸易顺差,这给了欧美一个极好的理由压迫人民币升值。


第五大危机:利率、汇率上升让外资有机可乘


  错误的宏观调控造成利率上升,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错误政策及出口创汇政策造成汇率上升。
  两大金融参数的上升使得我国企业的投资营商环境继续恶化,从而挤压出“虚拟资金”进入楼市股市,“虚拟资金”到底有多少?和欧美相比,中国企业家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有80%投入股市楼市,从而造成泡沫。中国企业家去炒股炒楼不投资了,空下来的投资空间必然为外资企业所用,利率、汇率的上升造成了营商环境困难,民营企业家卖公司、卖工厂的现象比比皆是,其必然结果是给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。

第六大危机:忘挖沟渠的国际化
  
  中国经济的上空翱翔着两只“秃鹰”:一是国际产业资本,一是国际金融资本。秃鹰是要啃食尸体的。
  收购青岛啤酒的安海斯-布希公司是产业资本,收购徐工的凯雷是金融资本,这两个资本的危害性我们还没有看出来,还在乐观地招商引资,招商引资将使得两只“秃鹰”来席卷中国奄奄一息的制造业。
  中国制造业我们自己做不下去,给外国人能赚钱吗?在国际产业链中真正做制造的是一块钱,而做采购、仓储、订单处理、批发、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叫做“软三元”。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本质就是靠“软三元”赚取利润,“硬一元”再亏损,“软三元”可以赚回来!
  如果我们还对廉价劳动力有任何幻想的话,就太可怜了。有两家著名的企业要搞国际化,一家是TCL,一家是BENQ。怎么搞?他们想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配合国外的品牌和技术,想走出去。TCL合作收购了阿尔卡特以及法国汤姆逊,明基收购西门子的移动业务,一两年之后轰然跨台。为什么走不出去?放弃“硬一元”,向“软三元”要利润,这才是国际化。


第七大危机:银行上市和汇率浮动将让国际炒家受益


  金融改革包括汇率改革、银行改革。
  先谈银行改革,像中国建行、工行等多家银行上市,帮他们做顾问的都是摩根、美林、高盛,这些公司是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,中国搞银行改革请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来当顾问,他给你做顾问,是图利于你,还是图利于美国中央银行?
  所以聪明的顾问们一定会要求中国银行上市,只要你上市,外资银行包括美国银行等等,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,以不交牌照费的方式大量购买中国银行的股票,美国的银行买你20%的股份,你所有分行赚的钱他就拿走20%。这次美国次级债让不少人损失了不少钱,但美国一家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很骄傲地说:我们在次级债的损失远远小于我们在建设银行的投资,他们在建行赚了多少钱?1300亿!我们金融战的水平和150年前大刀对洋枪的水平差不多。
  另一个改革叫汇率浮动,我一直反对这种改革,原因是在外汇操作方面,中国没有一个专家。1997年,索罗斯为何阻击亚洲,造成亚洲金融危机?就是因为亚洲资产泡沫化,因为泰铢刚刚改成浮动汇率,他们也没放过香港,香港还是联系汇率,要是浮动汇率那更惨。
  为什么在这么严厉的亚洲金融风暴下,中国内地能幸免于难?是因为当时我们采取了两个最传统最古老的制度,一个是固定汇率,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是外汇管制。照这个故事讲起来,如果国际炒家要阻击今天中国经济泡沫,像当初阻击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一样,它将像席卷香港一样来席卷走内地的财富。


第八大危机:开放人民币业务的不稳定因素


  2008年1月1日,外资银行可以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,这将给中国金融带来不稳定因素。银行真正能赚钱的客户,是20%的存款大客户和10%的贷款客户。他们有没有可能在1月1日之后大量转移到外资银行?
  我们在3年银行开放的缓冲期里,在美国中央银行股东的指导下,热火朝天忙着改制上市,而银行最基础工作,包括银行信用、服务品质有没有搞好?和外资银行相比,优劣立判!大客户基本在中心城市,外资银行只要掌握了广东、上海、北京,差不多就席卷了大部分最优质的银行客户,他们只要守在大城市把服务做好,继续鼓动中国的银行去上市,那么他们就是最终的赢家,而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帮助他们完成他们的愿望。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